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。他虽然出生于一个并不显赫的家庭股市配资网,年少时也经历过艰辛,但政治局势的变化最终将他推上了皇位。登基后,崇祯对政务十分用心,力图振兴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度。然而,因个人性格的缺陷及能力上的不足,他不仅未能挽救危在旦夕的明朝,更在历史的审判中,被怀疑是导致其覆灭的罪魁祸首之一。
崇祯皇帝在历史上最让人诟病的一个事件之一,是他在清人的阴险“反间计”下,错杀了当时明朝最杰出的将领袁崇焕。这一错误不仅使边防失去了一位关键的将领,也给皇帝自身的统治增添了无尽的阴影。袁崇焕被誉为“袁督师”,他在历史上拥有极高的威望和声誉。但可悲的是,他以极为惨烈的方式去世,死于被千刀剐杀的凄惨命运。在这惨烈的场面中,围观的百姓甚至争相购买他剐下来的肉,生吃以示对这位英雄的追念与哀悼,令人感到无比心痛。
展开剩余60%崇祯皇帝的这一举动不仅让大明失去了一位得力的将帅,还令无数的明朝士兵感到寒心失望。历史上,崇祯害死有功之臣的案例并非只有袁崇焕一个。除了他,像卢象升和孙传庭这两个彪炳史册的将领,也都是因小事受害。他们的经历更是让人深感惋惜。
首先谈到卢象升,当年明朝正面临大量农民起义,他勇敢担当,屡屡为明朝出谋划策,立下赫赫战功。在崇祯的早期,他对卢象升重视有加,时常派人送去精致的衣食供其享用。随后,崇祯还将其提拔为宣大总督,甚至亲自撰写诏书,号召全国各地的总督向他学习。但在崇祯十一年的困境中,清军攻破了明军的防线,皇帝为了应对危局而考虑议和,找来卢象升讨论。然而,卢象升的回答却是简单直接:“我是个打仗的,这种事务我无能为力。”崇祯对此相当不满,迅速变得冷漠,竟派出太监监视和限制卢的行动,甚至不给他调派兵马,最终导致卢象升带着仅五千人的小军与数万清兵展开决战,悲惨陨落。
至于孙传庭,他同样是明朝赫赫有名的将军,勇猛善战,曾将李自成的部队打得落荒而逃,极具军事才能,手下仅剩的18人也能为明朝俘获重要敌将高迎祥。但他的命运却同样因小事而逆转,崇祯因一时意气,将其关入大牢,甚至残忍地折磨,致使他的耳朵严重受损,化为无辜的牺牲品。
中国历史上尽管不乏诛杀功臣的皇帝,然而,他们至少是在收获成效后对背负重任的“老马”进行清算,崇祯则是在敌人逼近时,连最后的实力都尚未用尽,就将其“杀戮”,显得更为荒唐与无情,令人纠结不已。崇祯的治理虽有其浮躁之处,然而当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去时,他愚弄英才的行径,不禁让人感到无奈!
发布于:天津市科元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